(作者:吴纤纤)俗语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生活中大多时候,老人都和孩子一样,是隔绝在“人世”之外的。没有人理解老人,就好像没有人理解孩子。
公交车上,随处可见老人牵着孩子伫立的身影。光鲜亮丽的上班族将他们淹没,孩子会左摇右晃地探头探脑,而老人却是寂然的。偶尔抬起手来牵牵不安分的孩子,将自己一生的经验捻成一句话交给他。可没有人接——孩子不懂,其他人没空。那落在地上的句句箴言,就好像老人眼中的光一样,渐渐黯淡了,模糊了,看不真切了。
也许某天,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蒲扇拍着聒噪的蚊子,蛙鸣夹着稻香飘荡。稍稍长大的孩子会拄着下巴,聆听老人用嘶哑的声音讲述一个又一个个神奇的故事。偶尔停下来咂吧一口茶,感叹地摇摇头、挥挥蒲扇,再开口,又讲下一道趣闻。可这样的夜晚太少了,远远不够讲完一个老人的一生。往往故事还没结束,孩子就长大了。西装一穿,高跟鞋一套,就踏上了离家的末班车。而那些故事呢?早已和蛙鸣、蒲扇、繁星,留在了回忆里。老人想追啊,可枯枝般的双腿又怎能赶得上时光?终是和那个夜晚一起,遗留在了过去。
再相遇,只见昏黄的书桌前响起极力放轻的脚步声,老人被发现时涨红的脸,张皇无措的话:“我……我只是想帮你泡杯茶……”“哪里用得着您啊,您只要早点睡就好了。走吧,我送您回房。”“不不,不用了……”皱起的眉头,懊恼的神态,这苍老的脸上,已然没了那夏夜的惬然。
他们终是孤独的,走在生命的末端。从时代的中心滑到边界,身后是无尽的黑暗,和不知何时就将到来的死神。他们和孩子一样孤独,却比孩子更孤独。两者之间,人们往往更喜欢孩子而不爱老人。在他们看来,孩子携手着希望,而老人却尾随着悲伤。那周身灰白的死寂,令人望而生畏。纵然有千般宝藏,也无法引人驻足参观。
明明身处在同一个世界,却生生地被分割开来。你有多久未回家探望过老人?你有多久未听他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很久了,很久了。不久了,不久了。“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时间无情第一,“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又会把很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死的人不能宛若活着,活的人却可以好像死了。
趁着老人尚在,回家和他说说话吧。
编辑:徐楠楠
责编:李灿辉
审核: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