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闻

树达网微博

李湘:四载笃行,向阳生长

来源:树达通讯社 日期:2025-10-27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李湘,我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共青团员。2022—2023学年担任通讯社分社文学部副部长;2023—2024学年担任第五届树达通讯社办公室副主任;2024—2025学年担任树达通讯社副社长兼通讯社办公室主任;曾获2023—2024学年“优秀文秘”“优秀运动员”称号,学习汇报会二等奖;2024—2025学年获“优秀文秘”“十佳学生干部”称号;2024—2025学年院二等综合奖学金。

(作者 许海微 罗艺婷 王聪)这世界,总有人在以自己的节奏奔赴热爱,有人热烈,有人温婉,但无一不是在生活中寻找自我。在成长的旅程里,李湘以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以踏实的态度奔赴热爱,将每一份努力都落到实处,沉淀为成长的力量。

研学有道,破壁攻坚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思政理论学习是许多人眼中的“硬骨头”,不少人会直呼“难背、难懂”,但李湘有着自己的“破解之道”。在她看来,思政课虽看似枯燥,实则逻辑性很强,死记硬背并不是一种恰当的方式。“磨刀不误砍柴工”,她不依赖机械式记忆,而是以“背景-核心观点-现实意义”为脉络拆解知识构建起清晰的知识框架。正如朱熹所言“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她紧扣逻辑主线,将零散内容串联成体系,让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条理清晰,进而攻克“难背、难懂”的难题。

在跨过理论学习的关卡后,教学技能训练也是许多师范生的一大“痛点”。同时通过实践摸索,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法:一是先摸清课堂基本要求,比如导课、结课的流程,把知识点吃透,这是基础;二是看获奖优质课视频,在B站搜优秀教师的讲课案例,学习他们的互动和节奏;三是结合热点,增强授课的吸引力,把最新时政融入课件,能让课堂更生动。

除了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谈及考证,李湘的建议也很务实而精准:核心证书优先考,非必要的别跟风。四六级是“求职敲门砖”,是简历投递的重要条件;普通话、计算机证易考又实用,能给简历加分;教资证看个人规划有空可考,大四有证授课会有优势;至于会计证这类与专业、职业无关的,就看自己的个人规划,古人曾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我们需要把精力要花在刀刃上,在有效的时间里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从理论的建构,到教师技能的磨练,再到考证的取舍,李湘的成长从不是被动的去应付难点,而是主动为专业成长搭框架、找方法、定重心。她用不盲背、勤实践、重精准的节奏,把理论学习的“硬骨头”、教学技能的“痛点”,都转化成了靠近讲台的垫脚石。这份成长也印证着:师范生的专业进阶,从来不在死磕硬扛里,而在找对方法的清醒、聚焦核心的智慧中,落进每一次学习与打磨里。

实践深耕,履责成长

从活动现场默默协助的螺丝钉到统筹全局的负责人,李湘的学生工作轨迹,恰似一条在实践中蜿蜒生长的藤蔓,每一步都扎根于做事的土壤,在时光里沉淀出成长的印记。她始终将“多问则裕,多做则成”刻在心头,遇难题便俯身向学姐求取实战经验,逢困惑就与老师、社长协商,在一次次协助筹备的细碎时光里、一遍遍摸索试错的曲折过程中,渐渐攒下了充足的实干底气。

当身份的接力棒递到副社长手中,李湘对责任的理解,也从模糊的概念沉淀为清晰的行动准则。正如古人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她深知,扛起担子的第一步是先摸清“家底”,理清各部门的核心职能;第二步是懂落地生根,把策划案上的文字构想,拆解成具体步骤;第三步则是携手并进,齐心协力办好事。

面对任务如潮、时间迫近的困境,李湘则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智慧应对。她应对的方式是“提前预判+细致落实”,可预见的工作如定期比赛早拆分时间线,将宣传、报名等任务分摊到每周;即便陷入任务密集期,也以不遗漏细节为标尺逐一对接核对,把小事做扎实,便是对抗忙碌的最好良方。

一场场活动的牵头经历,为她的成长添上层层砖瓦,最珍贵的收获是练就“于细微处见全局”的全流程思维。初入通讯社时,她活跃在布置场地、搬物资的一线,用脚步丈量细节;后来独当一面,从策划案字斟句酌、参与者招募对接,到活动现场节奏把控、赛后新闻稿落笔成文,每一环都亲力亲为,让热爱在实干中生根。如今统筹活动,她已能精准预判筹备物料与潜在风险,这些经验从不是空谈,是踏过每一步路、做过每一件事沉淀的底气。

1B267

理蕴成长,独步韶华

生活中,理性与从容这些品质,也是李湘成长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思政专业的学生,她深知在探讨社会热点的同时应坚守三观,她从课堂研讨到求职简历的打磨,处事方式从青涩过渡到严谨,成长的足迹逐渐清晰。

基于这份底色,李湘将生活中的焦虑转化为动力。大四入学时秋招的挫败,并未让她陷入情绪内耗,通过“调整假”缓解焦虑,用“松弦蓄力”减少内耗,最终从迷茫到清晰、从挫败到振作,印证了“慢慢来才更快”的格言。生活中的细节管理,比如整理宿舍桌面、购买小礼物进行自我激励,这些方式不仅缓解了学习生活压力,更让她能以更平稳的心态投入生活。

除了理性与从容,独立是李湘大学四年的另一重印记。从入学时对环境的懵懂依赖,到如今能独自规划学业、料理生活,她在专业技能上从薄弱到扎实,处事能力从青涩到成熟,大到职业方向的抉择,小到日常事务的处理,都能凭借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稳步推进。这种独立不仅体现在生活与学业的自主把控上,更内化为一种精神底气,让她在面对外界纷扰时,始终能坚定自己的节奏。

谈及大学生活的小遗憾,李湘坦言因专注于校园学习和工作,没能多出去看看世界。那些向往的远方、憧憬的风土,都因忙碌的学业或现实条件暂时搁置。但她并不因此惆怅,反而将这份遗憾化作对未来的期许:“现在的沉淀是为了将来能更从容地奔赴山海。”这份清醒的认知,让她即便带着一丝未圆满的遗憾,也依旧充满向上的力量。

3BDA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对李湘大学时光的生动诠释。她以理性为刃,剖开知识的迷雾,让思政学习从“硬骨头”变为成长的基石;以从容为舟,摆渡实践的风浪,在学生工作中沉淀出底气;以独立为翼,挣脱迷茫的桎梏,在自我打磨中练就掌控生活的力量。她用“慢慢来才更快”的智慧对抗浮躁,用“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清醒规划前路,用“多做则成”的笃行书写成长。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每一份扎实的努力中积蓄力量;没有华丽耀眼的标签,却在从容不迫的节奏里绽放芳华。这份理性与温暖交织、踏实与坚定并存的成长,恰是青春最动人的模样,也为每一位在青春路上前行的人,点亮了一束前行之光。

编辑:付瑞

责编:刘诗琴

审核:李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