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系主任:何菊莲
办公地址:树达楼412
办公电话:0731-88653995
系教务办
负责人:唐紫鑫
干事:黄娟
办公地址:树达楼413
办公电话:0731-88653995
系团总支
书记:王贞
辅导员:伍超 刘浩月
办公地址:树达楼413
办公电话:0731-88653970
经管系系部概况:
经管系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依托湖南师范大学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经管系现共有7个专业20个班级。分别为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学。开办的专业均为湖南师范大学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具备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较强的办学实力。经管系现有两个学生党支部,方便更好的管理学生党员。有关学生就业工作做到鼓励考研、鼓励创业、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帮助学生分析优势。
专业简介:
金融学
四年制本科,于2002年设置,200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金融、财务管理理论和各种新型应用技术,能够掌握金融领域中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工作中实际业务的操作,了解和掌握国内外金融业实际情况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学、管理学原理、保险学、证券投资学等。本专业依托的湖南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会计学
四年制本科,于2017年设置,202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掌握会计领域中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等工作中的操作与技能,以及能进一步从事会计及相关学科的创新研究的高级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本专业依托的湖南师范大学会计学专业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酒店管理
四年制本科,于2014年设置,2018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国际视野、团队精神和时代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现代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酒店应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酒店运营管理、酒店客户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等。
本专业依托的湖南师范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是湖南省内第一个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和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实力排名全国前三。办学国际化程度高。74%的教师有留/访学经历,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0人,其中“芙蓉学者”1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有省级教学能手3人,均为省内同类专业最多。此外,聘请11名行业高管担任企业导师。拥有《酒店管理概论》等3门国家级“金课”,9个省部级教学实验实践平台,18个实践实习教学基地。教学理念先进。打造“四能驱动六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商业策划书实践教学法被《中国旅游报》《湖南日报》等众多媒体报道。
系部风采:
经管系是我校的主要系部之一,主要为金融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经济咨询部门培养优秀的人才。
经管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规划学生未来发展”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特色活动。比如每年都会开展下寝室活动,与新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解答新生疑难问题,为学生的新生活带来了新温暖;我系特开展了由学生自导自演、辅导员辅助监督的学长制活动并且每年都会注入新的血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加强了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并获得了学校及辅导员的一致认可;还开展了“怡智家园”活动,给有残疾的人士表演才艺,带去欢乐,延伸爱心舞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组织户外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在经管系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稳中求进,强化创新驱动力,顽强拼搏,扎实工作,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才。近年来:2016年12月获得了第六届先锋团校的先锋小组的称号;2017年12月获得了第七届先锋团校的优秀小组的称号;2017年5月获得了创新创业先进集体的称号;2017年5月我系的学长制活动获得了院十佳精品项目的称号;又有15级贾胜华同学带领自己的团队参加了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表现积极,工作认真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他带领的团队在湖南省新百首届创意集市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并被评为“全场最佳战队”、在湖南省的“创新筑梦”活动中被评为了“先进个人”、在湖南省长沙市高校学术交流会中获得了“优秀负责人”的称号、在我院的“蓝田杯”创新创业大赛中带领团队夺得“第一名”。
诸如此类,可见我院不缺少人才,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平台而我系恰恰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完美的舞台,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理工系系部概况: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理工系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商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共十一个专业组成。截止到2018年3月16日为止,现有专业班级26个,在读学生678人。
理工系教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知名专家教授为骨干的专业教师队伍和一支高素质、高度负责的辅导员教师队伍。
在管理上,坚持“了解学生、开发学生、成就学生”的指导思想,贯彻从严治校、民主办学、开放兴学的方针,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抓学风、促考研、推就业、重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和专业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理念。在培养目标上,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理工系学术研究、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都走在前列。
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组成的Black队和制药工程专业组成的战獒队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华中赛区二等奖,理工系考研率逐年上升,更是有陈伟虹、曾星星、喻婧怡等一批优秀的同学取得了高分,被省内外知名院校录取。
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制本科,于2007年设置,201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主要面向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工程应用单位,培养在机电工程领域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高人文科学素养,能够独立从事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高级人才。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传动与控制、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课程综合实践、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与科学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本专业依托的湖南师范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首批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拥有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教学软硬件设施设备齐全,设有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电传动与控制、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实验和实训室以及金工实习工厂,生均台套数位于全省前列。拥有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机电装备设计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平台,并与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公司、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10余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合作办学或产学研协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制本科,于2001年设置,2005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主要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设计及计算机教学与研究的能力,能在科研、教育、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字逻辑、电子电路分析、普通物理学、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数值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原理、汇编语言、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接口与通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INTERNET、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
本专业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移动计算、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等系列先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专业实验室,基础设施完备,设备先进。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8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多项,研究经费达600余万元。在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Bioinformatics,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制本科,于2002年设置,200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主要为科研单位、厂矿企业和学校培养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开设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模拟集成电路及应用、电子测量与仪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EDA与可编程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和算法、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智能仪器与设计、电路仿真与PCB设计等专业课程。
本专业依托的湖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1953年物理系设立的无线电教研室,1992年开设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方向,2002年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2003年获准招收武警国防生,2009年被确定为校内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唯一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过20余年发展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已有15届毕业生服务社会,毕业学生近1000人。所在学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0个省部级平台,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已建成6个联合实验室及一批校外基地。2020年获批湖南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2人、湖湘英才1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2人、校世承人才6人等一批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任教师80%以上有博士学历、近一半有国外学习经历。
制药工程
四年制本科。主要为医药企业、高等学校及研究院所培养从事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成药生产、开发、经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开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药学基础、物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天然药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精细化工、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等专业课程以及药物分离、药物合成、新药设计与开发、中医药基础、中草药成分分离与分析、药事法制、蛋白质药物工程、药学英语等专业选修课。
系部风采:
优秀学子
王明,2006届校友,毕业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曾担任班长、学生会副主席。2006年6月--2009年9月,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类,担任办事处总经理和推广经理。2009年11月至今,长沙新振升集团有限公司(振升铝材)市场类和管理类,担任市场部副总监兼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2010年12月至今,湖南湖南海东青健身俱乐部管理类和运营类,担任俱乐部总经理。同时在振升铝材和海东青俱乐部两家公司任职。
朱德林,2009届校友,毕业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曾担任学生会主席,省级优秀毕业生,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一等奖学金。毕业时顺利考上了大学生村官,现就职于长沙市公安局。
梁嘉慧,2010届校友,毕业于制药工程专业,中共党员,曾担任四年的班级团支部书记,并连续两年兼任树达学院理工系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所在班级连续两年被评为“百强红旗团支部”,在第17期预备党员培训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两次被评为湖南师大树达学院“十佳团支部书记”,2012-2014年五四评优中分别被评为“院优秀学生干部”、校“百名优秀共青团员”、院“十佳学术科研标兵”;2012年9月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成功参赛奖,曾获“湖南师范大学年度特等综合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二等专业奖学金”,被评为“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标兵”。
喻婧怡, 2010届校友,毕业于生物技术专业,于2014年考取广州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学院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11年学院一等奖学金,百名优秀共青团员,爱心家教优秀信息员;2012年学院二等奖学金。
李勇志,2011届校友,毕业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曾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优秀党员。成功考上了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现就职于广州联通公司(带编制)。
文天石,2011届校友,毕业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曾担任学社联副主席,省级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三一重工。
近几年来,我系考研率稳步上升,以2013年考研成绩为例,通信工程专业陈伟虹同学、制药工程专业曾星星同学分别取得407分、403分的骄人成绩,周芷薇(生物技术)、黄洁琼(生物技术)、贺杰(生物技术)、孙晓超(生物技术)、王莹婷(制药工程)等学生更是以优异成绩被暨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省外知名院校录取。这不仅是同学们自身努力和管理创新的结果,更是学院加强学风、教风建设,狠抓教学质量取得的积极成效。
特色活动
在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理工系开展了各种活动,并致力于打造精品活动,让同学们得到放松的同时又学习到知识。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理工系紧跟时代,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以达到为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组织开展了植树活动。为了加强男女生的交流和增强了解,从而促进男女生的团结,增强凝聚力,以“男神节”为契机,关注关心男生。另外,还有“创意巧变,共投环保”——变废为宝DIY手工艺作品大赛,通过让同学们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发挥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达到旧物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身体,举办了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等体育活动。同时还有义务维修电脑、电子作品大赛。这类特色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达到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开拓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供稿部门:院团委
值班编辑:魏淑媛
校稿:M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