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闻

树达网微博

樱花三日记

来源:树达通讯社 日期:2025-04-03浏览次数:

(作者 苏薇)

第一日·初见

教学楼拐角处的那株樱花,是在一个无风的午后突然闯入我视线的。彼时我正骑着电驴去快递站,忽然一片粉白遮蔽了视线。急刹停车,抬头望去,满树樱花毫无预兆地盛放,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春日突袭。

这株樱花开得极盛,枝干上不见半点绿意,纯粹得近乎固执。花朵挤挤挨挨,将每根枝条都压出优雅的弧度。阳光穿过半透明的花瓣,在地上投下淡粉色的光斑,随风轻轻晃动。几个女生在树下轮流拍照,花瓣落在她们的发间,像春日馈赠的天然发饰。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这株樱花红得恰到好处,不似桃花艳俗,不比杏花苍白,而是带着一种克制的热烈。几个女生踮起脚尖在树下自拍,花瓣落在他们扬起的发梢,像是栖息的粉蝶。

第二日·共舞

翌日清晨,我特意提前出门。晨露未干,花瓣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最令人惊异的是,那些昨日还不见踪影的嫩叶,此刻已从花隙间探头,像初生的婴儿攥着小拳头。

风起时,樱花开始了一场盛大的舞会。起初只是三两片花瓣试探性地打着旋,继而越来越多花朵加入这场舞蹈。它们在风中织就淡粉色的罗幕,时而向上翻飞,时而左右飘摇,仿佛在与枝头作最后的缠绵。阳光穿过薄如蝉翼的花瓣,在地上投下流动的光影。偶有花瓣落在行人肩头,又轻轻滑落,像一声转瞬即逝的叹息。

新生的嫩叶小心翼翼地托着残存的花朵,恰似"绿肥红瘦"的活注解。李清照笔下海棠的情态,放在此处竟也妥帖。阳光透过叶脉,在地上描摹出青翠的阴影,与花瓣的淡影层层交叠,构成一幅天然的工笔画。

第三日·告别

第三日清晨,忽然起了大风,教学楼走廊的窗户哐当作响,从三楼窗口望下去,那株樱花正在风中剧烈摇摆。粉白的花瓣成群结队地逃离枝头,在空中形成小型漩涡。这场景让我想起王维的"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只是此刻既无家僮清扫落花,也无山客卧听莺啼,唯有纷飞的花瓣扑打着玻璃窗,像在诉说最后的告别。

傍晚时分,冷雨不期而至。我撑着伞站在树下,看雨丝穿过稀疏的枝条,那些昨日还在风中起舞的花朵,此刻已所剩无几。新叶被雨水洗得发亮,倒像是捧着晶莹的泪珠。满地落花粘在潮湿的地面上,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晚唐诗人薛能的"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道尽了这般曲终花落的怅惘。

回宿舍路上,宣传栏里樱花摄影展的海报正在雨中褪色,李商隐的诗句"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被雨水晕开,墨迹蜿蜒如泪。最后几片花瓣从高处坠落,在积水里打着转,像搁浅的纸船。

我突然明白,樱花匆匆凋零,或许并非因为脆弱,而是要以最决绝的姿态,为后来的新绿让路。就像那些未及写完的故事,总要匆匆结尾,才能为新的篇章留白。这株樱花用三天的光阴,完成了一场关于生命轮回的静默讲述——初见时的惊艳,共舞时的缠绵,告别时的决然,都在诉说着:最美的绽放,往往是为了孕育下一次重生。

编辑:颜艺

责编:刘诗琴

审核:李瀚

上一条:叶脉春秋

下一条:金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