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闻

树达网微博

雪山之行

来源:树达通讯社 日期:2025-03-14浏览次数:

(作者 刘星雨)假期旅游经过一面湖水。它有个别致的名字——玉泽湖。湖面平静得像是一张没有褶皱和情绪的脸,泛着悠悠青光。不远处一座青峰塔也在一片浩浩荡荡的静止中屹立着。

我们匆匆走过主题雕塑,走过朱红色宣传橱窗,沿湖护栏上雕刻精湛的边塞诗词来不及留下慷慨激昂的想象。深秋的湖泊在日光下着实是好看的,身后的浮光掠影拖拽着身体,可我不得不追赶上前面的脚步。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唐代诗人常建的诗作穿越时空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日月清辉照耀着的风景已经不同往昔,萧条的土地上有了些许繁荣的起色。只是当今世界战争的烟尘始终未曾消散,人类扩张、占据、掠夺和控制的欲念从始至终都没有熄灭。

走进一片胡杨林,有风吹过树梢和身体,掀起一阵阵虚无的海浪。脚步踩在落叶上发出簌簌声响,廓然寂静,空气里有清香。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在内心深处浮现。成年之后,这种孤独感不可避免地会在人潮隐匿处升起,而我已经可以十分娴熟地和它坦然共处。

深秋的树林大抵可以用浩瀚来形容,如同记忆一样金灿灿的,堆叠出一片无序的美。此地气候干燥、土地贫瘠,而眼前的胡杨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想它们是否需要扎下更结实的根系,才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养料维系生长。还是说它们要的本来就不多,可以日日夜夜低欲望地存活着。

坚忍、粗糙,生命力顽强,不露声色的谦卑,这是可以从它们身上学习的品质。

事实上,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都可以,冷暖酸甜最好都分一瓢饮。只是希望能在此刻好好感受,体验一种不麻木的真实,意识到当下正在确凿地活着。如同大风穿过峡谷,有过酩酊大醉的跌宕之后再去品尝寂静。

谁都有过无所适从的时刻,但时间也总会给出答案。它是把锐利的刻刀,把我们雕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赋予坚韧之人更强的力量。那些沉得住气的人,懂得延展和等待,会去思考事物背后的深意,而不受困于呈现本身。

生活中并没有多少值得赞颂和庆祝的事。找一处安静清亮的地方和朋友喝杯热茶,说一些无关应酬、无所顾忌的话,让交流回归最初的面貌,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轻松自在,就已经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有人说,人的成长,就是一个越来越知道天高地厚的过程,在不断被社会规训的过程中,人的自由意志变得越来越微渺起来。所以,从无知到无畏,需要小心呵护自己的好奇心,守住易逝的生动和鲜活。

《提谓经》中写道:“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

人身难得,真正对此有所了知,就不会无节制地浪费时间。忙碌时常常会失去坐标,失去重量感。只有寂静时的自己,才不会有“在别处”的挫败感。人需要承担眼下的责任,为生计买单,时常陷落在各自的轨道里动弹不得。同时也很难避免不去在意外界的评判,尽管知道这是一种执着。

可即便身处再深的深渊,也要给自己留一道空隙,这样才会有光透进来。如实地面对自己,和自己同在,是一件有清凉感的事。

前往西宁的途中,经过祁连县检疫站。穿着防疫服的负责人非得联系上副县长才让通行。等待了许久,终于汽车可以沿着蜿蜒的国道一路飞驰。

想象中的雪山在眼前如此真实地显现。古老绵延的山脉和这片辽阔无垠的土地一样,同属于庞大的事物。这里没有装腔作势,没有闲杂枝叶,牧民一心一意地搭帐篷劳作,牛羊专注地饮水吃草,自由行走在天地间。

沿着一条冰河逆流而上,人仿佛置身于无穷尽的时空当中,尘世的喧嚣和拥挤不知不觉被遗落在了身后。

编辑:刘媚琳

审核:刘诗琴

责编:李瀚

上一条:山花烂漫,我心悠然

下一条:琥珀年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