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永不褪色

来源:树达通讯社 日期:2024-11-07浏览次数:

(作者 丁淑芳)国庆假期,也算得上家人团聚的日子,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回家路上,看到父亲发来消息,说不愿去人太多的景点,今年国庆就想在家中,买些好菜,好好聚个餐,去公园里散散步。我欣然赞同。

回到家,赫然看到客厅墙上挂着的毛主席画像。其实这副画像已经挂了许多年了,似乎从我有记忆开始,不管搬了多少次家,客厅墙上似乎总挂着这么一副画像。时至今日,才突然发觉它早已泛黄的边沿。父亲是个很守传统的人,他说,他们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买一副毛主席的画像,挂在家中,用来表示对毛主席的尊重和敬仰。

晚间和父亲出门散步,傍晚时分的百姓广场很是热闹,慢慢走着的老人,嬉戏玩耍的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街头巷尾都飘扬着鲜艳的国旗,“驻唱大爷”的歌单,广场舞大妈的舞蹈,全都与国庆有关。当我站在广场中央,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片繁华与安宁,这才恍然,国庆已至。

彼时夕阳已经完全落下,夜幕已经降临,却也还未到深夜,天空还是深蓝色,显得那样静谧、幽远。鲜红色的国旗就在这样一片宁静的夜空里随风飘扬,凝视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在这一浪又一浪的鲜红中,我又想起了家中那副已经泛黄的毛主席画像,恍惚间听到了75年前天安门下毛主席的声音。那时是在天安门下,那是在天安门广场,广场上有无数面这样的鲜红,广场上的人们也如今天的我们一样--不,是比今天的我们更盛地,在欢呼着、庆祝着,聆听着那庄严而又伟大的宣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正式成立了!

但凡回首往昔,我们总避不开那段峥嵘岁月。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山河动荡,我们饱尝了民族苦难,历尽了变革风霜。但是,最冷的夜有最热的血,那段岁月,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除了擦不尽的血与泪,除了惊心动魄的枪声与哀嚎,还有那一个个已经觉醒了,站立着的灵魂,正在拼命叫喊,拼命去创造“毁坏铁屋的希望”。于是,我们看到了《新青年》,我们也见到了新青年。我们走过了荆棘沼泽,踏过了枯骨万里,铸就了那抹鲜红,那抹如今飘扬在蓝天之下的鲜红!

中学的语文课本上,有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中,他提出了“民族脊梁”的观点,至今记忆犹新。不错的,纵观中华民族历史,我们历经千朝万代,“脊梁”从未消失。再荒唐的年代,再懦弱的王朝,也总有那么一些“脊梁”,弹奏出爱国绝唱: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短短几行诗句,我们耳熟能详,但就是这太多太多的诗句,成就了我们的今天。毛主席曾说:“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必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今天的我们,为了能够安居乐业,为了所有广场能如今天这般繁华热闹,为了那抹鲜红永不褪色,我们始终,义不容辞。

忽然,“嘭”的一声,不知在何处,烟花冲天而起,一朵接着一朵,绚丽的光芒透过烟雾,如梦如幻地弥漫在空气中,就绽放在那抹鲜红的背后。如今,灯火万家,海晏河清,一阵微风吹来,它又高高飘扬,我们凝望着它,而它也借着这微风,抚过我们每个人的脸颊。

编辑:刘媚琳

责编:刘诗琴

审核:李瀚

下一条:外婆的温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