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闻

树达网微博

十月|我与祖国共成长

来源:树达通讯社新闻部 日期:2025-10-29浏览次数:

(记者 舒欢 陈子英 欧文美 边静玢 缪雨 周李羽檬 陈乐盈 谌欣乐)

1C47F

我出生在黎明与星火交替的窗口,

脐带里回荡着一九四九的礼炮。

母亲把第一声啼哭缝进五星红旗,

像缝进一枚滚烫的纽扣——

从此,我的脉搏与共和国同频,

每一次心跳,都是一次升旗。

41A84

金风在谷粒的圆弧里聚拢,

千万座麦垛同时测度晨昏。

从北方的青杨到南国的晚稻,

每道穗纹开始记录光荫。

18BDA

山河展开鎏金的卷轴,

在十月,所有年轮都泛起回音。

父亲磨亮沉寂的镰刀,

弯下的脊背渐渐触到根系,

触到泥土里沉睡的春。

22DC1

如今,我在5G的波纹里下载晨霜,

在北斗的坐标里寄出思念。

我的指纹是一枚看不见的芯片,

嵌进高铁、廊桥、扶贫报表,

也嵌进贵州山谷那口新打的井。

当屏幕那端,凉山的孩子,

把第一口清水举过头顶,

我看见他睫毛上,

挂着我童年的星星——

36612

原来我们共用同一条银河,

同一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脉搏。

我也曾把日子过成一张旧车票,

在疫情的暗箱里丢失方向。

是祖国,把一张“健康码”,

写成新的诗经。

让每一道栅栏变成桥梁,

让每一次隔离变成相拥。

我在方舱的月光下写日记,

“今夜,我与十四亿人同盖一床长江的被褥。”

2742D

于是,我学会把“我”写成“我们”,

把单数走成复数。

在沙漠,我是那株梭梭,

把根须扎进民族复兴的肺叶;

在海岛,我是那盏灯塔,

把方言翻译成浪花;

在边疆,我是那粒雪,

把界碑的体温,

守到春暖花开。

3CF0E

去年夏天去塞罕坝看林海,

听护林人说每棵松都记着岁月的账。

从黄沙漫卷到绿意汪洋,

祖国用七十余载时光,

把荒芜写成了诗行。

35E85

我站在松荫下丈量树的高度,

忽然看清自己的成长轨迹——

是眼中映着国旗的红,

是本子上越写越工整的志向。

是每次唱起国歌时,

心跳与国歌共振的滚烫。

27B40

如今,我常对着地图上的经纬遐想,

从漠河的极光到曾母暗沙的海浪,

从帕米尔高原的晨曦到乌苏里江的夕阳,

每一寸土地,都在书写新的篇章。

我在日记本里写下自己的理想,

要像袁爷爷稻田里的稻穗,

既要扎根土壤,也要向着阳光生长;

要像航天人手中的图纸,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丈量。

200BF

十月,每颗果实都在低语,

每道年轮都刻写史诗。

我的成长是不断延展的坐标,

横轴连着故土的晨曦,

纵轴通向星海的礁石。

在这经纬交织的节点,

我与祖国,正是彼此,

正在完成的成长之诗。



编辑:林雪莹

责编:刘诗琴

审核:李瀚